两首表现顽强不屈精神的古诗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唐·白居易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
形容人有顽强不屈的精神,遇到什么事都不会倒下的诗句是? 1、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史无前例的 。——司科特·菲茨杰拉德
2、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 。——爱默生
3、不害怕痛苦的人是坚强的,不害怕死亡的人更坚强 。——迪亚娜夫人
4、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 。——英国
5、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 。——英国
6、坚强者能在命运之风暴中奋斗 。——英国
7、顽强这就是作家技能的秘密 。——杰克·伦敦
8、顽强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 。——土耳其
9、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华特·贝基霍
10、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在思
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赞美百折不饶,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 引用最多的中国名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两首表现顽强不屈精神的古诗词】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
说明生命力顽强,赞扬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的诗句,急急急急急百度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 。松风时为扫埃尘 。(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宋·何孙)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
描写坚强不屈的精神的竹子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 。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 。然而,梅必竟有“花” 。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 。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 。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 。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 。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 。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 。暑尽寒来, 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 。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 。”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 。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 。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 。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 。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 。“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 。”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 。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 。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 。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 。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 。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 。”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 。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 。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
描写小草顽强不屈的词语 霍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以下是人物事迹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3]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 。毕业于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和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并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他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ALS),因此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几乎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呲牙咧嘴”的样子 。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形象 。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 。当时医生预测他最多活两年,但他至今依然顽强的活着 。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天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最后以爆炸而告终 。黑洞辐射或霍金辐射[4] (包括de Sitter空间中的霍金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和热力学统一在一起,其为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 。1973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了量子引力论 。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 。例如,空间时间在普朗克尺度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粉末的状态 。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学、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霍金的兴趣转向了量子宇宙论,提出了能解决宇宙第一推动问题的无边界条件 。2004年7月,他承认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 。《时间简史》的副题是从大爆炸到黑洞 。史蒂芬·威廉·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断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空间正是起始于此 。理论物理学的细节在未来的20年中还会有变化,但就观念而言,已经相当完备了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年之久的情况下做出的 。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体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 。吴忠超(霍金的学生之一)于1979年第一回见到他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身后门一打开,脑后忽然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 。译者尽量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疾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 。吃饭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 。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 。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 。从他对译者私事的帮助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 。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 。霍金虽然身残但志不残,非常乐观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在富有学术传统的剑桥大学里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在公众评价中,被誉为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点开始,时间由此刻开始,黑洞最终会蒸发,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他因患“渐冻症”(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坚,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无边界条件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使人们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他,几乎全身瘫痪,后来又因为实行气管造口手术,从而失去语言能力,但1988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25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