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翻新笔记本?

首先我们要注意是原厂翻新的笔记本的底部会有一块标注有“This product is refurbished and contains used parts”的小标签(意思即:本产品被重新翻新并包含有使用过的零件) , 如图1所示 , 左边为一台翻新后的笔记本电脑 , 在底部的小红圈内即为标注为返修的小标签 , 而右边为一台全新的笔记本电脑 , 上面并没有这种小标签 , 下面为放大的标签部分 , 这个是识别IBM原厂返修笔记本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 当然有些狡猾的商家也许会将这个标签撕掉 , 但是这个标签即使撕掉后 , 也会在笔记本上留下相应的痕迹 , 所以如果我们在选择笔记本时发现其底部有类似的痕迹 , 我们完全应该有理由拒绝接受这台笔记本 , 因为全新的笔记本电脑上是不可能会留下这种痕迹的 。
正规厂商的翻新机会有英文标记
另一个重要标识是在说明书上 , 如图2所示 , 在返修笔记本的说明书上 , 也有类似的标注 , 左边是返修笔记本电脑的说明书 , 在封面上有关于返修的相关说明 , 而右边则是全新笔记本电脑的说明书 , 封面上没有这种说明 , 下面为放大的说明部分 , 请注意划圈的几个地方 , 上面很清楚的注明了该笔记本内含有使用过的零件 , 并且保修期为1年 。另外在笔记本的包装箱上也有类似标注的标签 , 所以我们在选择笔记本时也不要忘记检查这几个地方 , 如果发现了此类标签 , 即证明该笔记本为返修机 。
上面很清楚的注明了该笔记本内含有使用过的零件 , 并且保修期为1年
以上所提到的原厂翻新笔记本因为其质量相对来说还算不错 , 所以对消费者的危害还比较少 , 而另一类完全是由一些地下作坊里所翻新的笔记本电脑 , 它们的质量可就完全没有保证了 。因为是商家自己翻新 , 目前就是冒充新笔记本电脑出售 , 当然也不会在笔记本上留下记号 , 所以上面所提到的方法针对此类笔记本完全没有作用 , 不过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进行识别:
方法一:检查笔记本的表面 , 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在很多地方比如键盘附近都进行了磨砂处理 , 这些地方表面因为经常与人体接触 , 时间长了就会使其变得光滑发亮 , 这个地方一般是很难翻新的 , 可以作为我们判断的重要依据 。
笔记本翻新机-检查表面易磨损部位
方法二:检查笔记本的固定螺丝 , 一般商家收购的旧笔记本电脑都会有一些问题 , 而商家要进行维修和翻新笔记本电脑时就必须对笔记本进行拆卸 , 这样势必在一些螺丝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划痕 , 所以如果在螺丝上发现了这种痕迹 , 该笔记本电脑一定有问题;
笔记本翻新机-检查螺丝
【怎样辨别翻新笔记本?】方法三:检查LCT显示屏的表面 , 观察上面否有细小的磨损痕迹 , 因为LCT表面很薄 , 无法进行打磨 , 所以上面的磨损一般是很难清除的 。
方法四:检查笔记本表面的气味 , 刚开封的笔记本会有一种工业清洗液的味道 , 这种味道并不太好闻 。而手工翻新后的笔记本 , 由于使用了民用的清洁剂 , 笔记本上面会有一种淡淡的香味 , 并且笔记本的表面摸起来会有一些滑腻;
笔记本翻新机-网卡插槽细节部分
方法五:检查笔记本的序列号 , 通过检查笔记本的序列号 , 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该笔记本的具体情况 。一般笔记本的序列号都位于其底部的标签上(如图3) , 我们要仔细检查其是否有过被涂改、被重贴过的痕迹 。开机时进入笔记本电脑的主板BIOS设置中 , 检查一下BIOS中的序列号和机身的序列号是否一致并与包装箱上的序列号进行核对 , 如果这几个号码都不相同 , 则证明该笔记本有可能为翻新机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该序列号在笔记本的网站上查询到该笔记本的具体出厂时间 。
笔记本翻新机-铭牌序列号
方法六:检查电池 , 一般新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充电次数应该不超过3次 , 电池中的电量应该不高会于3% 。如果电池电量太高或是充放电次数太多 , 就说明这台笔记本电脑已经被人使用了较长时间 , 可以怀疑为翻新笔记本电脑了 。需要注意的是 , 商家可能会以该笔记本曾经被别人试过机为借口 , 但是一般情况下试机的时候商家都不会利用电池来驱动笔记本电脑 , 而是直接使用外接电源 , 所以这一借口明显的经不起推敲的 。
笔记本翻新机-检查电池
方法七:检查随机附件 , 检查笔记本的所有随机附件是很有必要的 , 这些附件主要包括驱动光盘、说明书、保修卡等等 , 因为商家在出售翻新笔记本电脑时 , 很难把这些附件收集完整 , 特别是产品说明书 , 一般都是自己印制的 , 很容易识别出来 。如果这些附件不齐全 , 笔记本也就可能是翻新的了 。(目前的某些型号的IBM笔记本好像的确没有附送驱动光盘 , 只有一张恢复光盘 , 这是个比较特殊的事情 , 但是保修卡和说明书却是完整的 , 请区别对待 。)结合使用以上多种方法 , 相信大家都可以分清楚翻新笔记本电脑 , 避免自己上当受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