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飞碟 纳粹飞碟是否真的存在?

飞碟是人类创造的!揭密扑朔迷离的纳粹飞碟
战后美军参照德军碟形验证机创造了V-173研究机
这就是盟军在德军仓库中找到的圆形飞机 , 它的真名叫作AS-6; 飞碟本来是人类创造的飞行器!这种最为日常的解释却最让人诧异 。近年来披露的资料显示 ,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纳粹德国就已经在谜团研制碟形飞行器 , 并且已经制作出能够飞行的样机 。但随着战争的进程 , 这种"旷古绝今"的狂想未来得及公开便因纳粹的覆灭而消失 , 留给后人一团谜雾 。; 盟军最早察觉到德军的飞碟研究计划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空战中 , 当时盟军的飞行员多次发现在德军飞机编队一侧远处 , 有种形状奇特的飞机 , 那东西呈圆状的碟形 , 没有机翼 , 但速度很快 , 飞行性能优异 , 能够灵敏地转向和爬升俯冲 , 部分飞行员甚至宣称自己看到了UFO上带有铁十字符号——它们是第三帝国的标志 , 尽管盟军司令部接到不少目击报告 , 却从未有过这种神奇飞行器对盟军发起攻击的报告 , 它们只是急速掠过 , 或静静的悬停 。; 对于纳粹德国的绝密研究 , 盟军早有耳闻 , 他们曾派出情报人员跟随部队深入敌境 , 专门搜罗所有关于德军谜团武器的科研情报 , 结果发现德国人在战争中表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制造力 。在看到V-2火箭、超级战车、远程火炮、喷气式战机的资料后 , 盟军一位高级将领说到 , "对纳粹德国科研机构的占领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 , 我们在许多研究领域已经远远落后于他们……"; 在德军遗留的诸多技术资料中 , 盟军发现了一架形状奇特的飞机照片 , 这是一架机翼呈圆形的螺旋桨飞机 , 不同于德军以往的任何飞机 。在一座废弃的仓库中 , 盟军找到了它的残骸——它已经被溃败的德军破坏了 , 这显然是一种用来试验圆形飞行器的操纵性和空气动力学特征的验证机 。; 圆形飞行器有许多优势 , 首先是它质心规则 , 特别适用于垂直起降技术 , 其次它在雷达波的照射下具有一定的隐身效应 。如果能够解决动力和操纵方面的难题 , 那么这种形状的飞行器将具有极其灵活的机动性 , 在加装武器后将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空战利器 。; 纳粹德国对碟形飞行器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 , 当时有些狂热的纳粹分子试图找到一种强大的能源 , 用以创造时间机器来和远古的神灵交流 。毫无疑问 , 这些尝试全属徒劳 , 但却产生了一项副产品——悬浮动力系统 。此后的许多年中 , 纳粹德国一直都对这种飞行器进行大量的研究 , 有人认为他们已经在飞碟的动力系统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
1952年 , 一位前德国空军上尉、航空专家斯彻里沃宣称自己曾在布拉格附近为一个碟形飞行器绘制过蓝图 , 该蓝图的试验模型于1944年完成 , 可望于1945年试飞 , 但苏军的迅速挺进使这一切成了泡影 。第三帝国崩溃前夕 , 设计蓝图等资料散失 , 这架设计时速2600千米的神话般的飞行器也就从此无从查考 。在斯彻里沃去世后 , 在他的遗物中 , 人们果然发现了关于飞碟的设计草图!这又给这种飞行器蒙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
纳粹的飞碟似乎胎死腹中 , 但也有人声称曾亲眼目睹了这架奇异飞行器的试飞 。据说该机性能奇佳 , 3分钟内便爬升约9000米 , 速度达每小时数百千米 。这位目击者名叫乔治·克雷恩 , 他的陈述中有些东西耐人寻味:他说有些研究工作被安排在佩内明德基地 , 那正是纳粹研究飞弹等绝密武器的顶尖航空科研机构 , 此外 , 他还证实飞碟通过采纳自旋方式获得了良好的稳定性 。还有 , 他说飞碟试飞是在哈尔茨山脉地区 , 而这正是多位飞碟目击者所报告的目击地点!
显然纳粹德国曾竭尽全力想毁掉所有关于碟形飞行器的模型和资料 , 但盟军还是缴获一些这种神奇飞行器的设计蓝图和草稿 , 通过这些资料 , 盟国确信早在1934年纳粹德国就创造出了第一款碟形飞行器RFC-1 , 当年年底 , 推进系统经过改进的RFC-2也已推出 , 其能源为空气和水 , 但具体的技术详情始终无人知晓 。1938年 , 党卫军介入了"飞碟"研究 , 并开始将喷气发动机引入 , 为了检验碟形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 德国人创造了螺旋桨动力的圆形飞行器 , 并积累了大量研究测量数据 。
根据某些谜团记录 , 1939年纳粹德国建成直径达近20米的HANNEBU-1 , 并于当年9月首飞 , 1940年底 , 该机开始用于侦察;目击HANNEBU-2的报告接踵而至 , 据说它的直径到36米 , 机高9至11米!42年起 , 德国人开始尝试为这种飞行器加装武器 , 但这项工作阻碍重重——高速自旋的飞行器给武器系统的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 。最终 , 在1943年初 , HANNEBU-3才基本具备了可靠性和战斗力 。也许这一点正可以解释为何许多盟军飞行员看到的飞碟都是空战中彻头彻尾的旁观者 。
后来的"巴隆采圆盘"是飞碟研究的主要成果 , 这架由3位德国顶尖的航空动力专家研制的飞碟已经具备了当作武器使用的基本条件 。根据美国情报部门提供的线索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 希特勒至少已经拥有了两架可以使用的HANNEBU飞碟 。这种可怕的飞行器时速可超过1900千米 , 能够90°垂直转向并垂直起飞 , 而纳粹德国甚至正在考虑为这种高速武器安装应付装甲部队的激光武器……盟军甚至从德国仓库中发现了从未见过的制服徽章 , 有人怀疑这可能就是为即将建立的飞碟部队所准备的!
虽然德国人的研究卓有成效 , 但此时纳粹德国已经行将就木 。考虑到纳粹灭亡前曾将部分绝密的研究设备和资料转移出去——例如部分未提炼的铀燃料曾谜团运往日本 , 帮助日本尽快完成原子弹 , 运送铀燃料的潜艇后来被美军俘获 。那么 , 关于碟形飞行器的技术资料是否可能也被转移了呢??1945年德国战败后 , 盟军在受降德国海军时 , 发现有30艘潜艇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既未投降 , 也未战沉 , 直到几个月后 , 它们才出现在波罗的海沿岸 , 检查发现 , 这些潜艇都被加装了特殊的通气管装置 , 能够让潜艇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 这样潜艇的水下航行时间就可以延长到数星期之久 。这些潜艇是否在谜团运送某些绝密的研究成果 , 如果是 , 它们又去了哪里?这些让美国人大伤脑筋 。
有些大胆的推测者认为纳粹在北极建立了谜团的飞碟研究基地 , 这种论调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1938年 , 纳粹就组织过北极考察队 , 他们还宣称北极为第三帝国的领土 。考察中 , 他们详尽记录了北极大陆的地理和水文等资料 , 谁又能保证此举没有不可告人的军队目的?
为了证实这个"猜想" , 1947年 , 美军调动了一支强大的军事 , 对北极大陆展开了一次名为"跳高行动"的军队"演习" , 这次行动中 , 一艘航空母舰在一艘战列舰和数艘驱逐舰、补给舰的伴随下载运着4000名陆战队员在北极登陆 , 后来终因北极恶劣的气候 , 本次军队行动草草收场 。这次演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究竟美国人是不是在寻找北极的纳粹基地?美国人对此一直讳莫如深 。
纳粹留下的碟形飞行器的零星资料为美国提供了不少借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美国人陆续创造出了多种碟形飞行器 , 比较著名的有V-173螺旋桨动力飞行器 , 其外形简直和纳粹德国的那架如出一辙;另外还有采纳涡扇发动机当作动力的AVROCAR , 据说前德国的某些专家参与了设计 , 但样机试飞表明其只能低空地效飞行 , 速度不高且稳定性差 , 军方对此种飞行器的热情随之骤减 。
美国人做过多次尝试 , 但他们无法造出那种传说中的奇怪飞行器 , 究竟这种奇异的"飞碟"哪儿去了?这一切仅仅是纳粹的构想幻象还是事实?
X档案-纳粹德国与不明飞行物
; 1957年7月27日 ,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一篇题为“希特勒曾研制过飞碟”的文章 。文章披露 , 一个叫弗·绍贝格尔的奥地利人发明了一种新型“爆炸”能源 , 这种能源只需使用空气和水就能创造出光能、热能和动能 。1945年2月19日 , 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附近 。; 前不久 , 曾参与飞碟谜团研制的德国米尔海姆的航空工程师格尔曼·克拉斯披露了纳粹德国早在40年代谜团进行飞碟研制计划的最详实情况 。他确认 , 他手中曾保存过飞碟实验样机的图纸 。他发明的这种飞碟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 , 这种飞碟的直径为2.4米 。纳粹德国本来很早就开始了对UFO的研究 , 并从飞碟中受到启发 , 并试图仿造 。早在1940年末 , 德国就成立了一个名为“爆破手研究室—13”的谜团机构 , 其任务是专门研究、创造谜团飞行器 。其活动代号为“乌兰努斯行动” 。; “爆破手研究室-13”该谜团机构收罗了第三帝国最杰出、最优秀的专家、工程师和试飞员等顶尖人才 , 菜叶网 , 在德国军方协助下 , 终于创造出了一种最先进的碟形飞行器——“别隆采圆盘” 。
纳粹飞碟
“别隆采圆盘”采纳了奥地利发明家维克托·舒柏格研制的“无烟无焰发动机” , 这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爆炸” , 运转时只需要水和空气 。在飞行器的周围共装置了12台这种发动机 。它喷出的气流不仅给飞行器提供了很大的反作用力 , 而且用来冷却发动机 。; “飞轮-1”型飞碟 这种原始型飞碟的设计者是什利维尔和哈贝尔默利 。1941年2月试飞 , 是当时时间上第一个垂直起降飞行器 。它的外形结果跟今天发现的某些外星生物驾驶的飞碟十分相似 。
“垂直起降-2”型飞碟 这种飞碟是在“飞轮-1”型基础上的改型 , 飞碟的外形尺寸有所加大 , 发动机马力也有所增大 , 采纳类似飞机上保持平稳的舵盘操纵机械 , 速度约为1200千米/小时 。这种飞碟同前一种一样 , 仍停留在实验室水平上 。
【纳粹德国飞碟 纳粹飞碟是否真的存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