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最后的结果,安史之乱背后的谜团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叛乱一直持续了八年,固然唐军获得了最终胜利,但也致使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 。安史之乱的两位罪魁祸首就是安禄山与史思明,安史之乱也由此而来 。但这两位叛军首脑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结局竟然都是被自己的儿子所杀,两人为何有此同样的命运呢?
安禄山举兵谋反后,率领着20万大军一路直逼京城,势如破竹,唐玄宗无奈仓皇西逃,长安被安禄山占据后,安禄山又攻破了洛阳,以洛阳为大本营,自封为王,建立燕国 。由于安禄山过于肥胖,身体也逐渐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不久连眼睛都瞎了,于是考虑起了继位人 。
安禄山有三个儿子,按照长幼排序,大儿子安庆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被唐玄宗赐死 。二儿子安庆绪深得安禄山的喜爱,但三儿子安庆恩的母亲段夫人是安禄山后来娶的一位妻子,年轻貌美,又常在枕边吹风 。安庆绪渐渐地感觉到形势不太乐观 。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安庆绪联合了安禄山帐下的严庄和李猪儿,在安禄山喝得酩酊大醉之时,进行刺杀,要知道这可是弑父 。
史思明原本是安禄山帐下的幕僚,一直躲在安禄山的后面指手画脚,但其实也是个奸险小人,安禄山被安庆绪刺杀后,史思明立马打着诛杀叛逆之臣的旗号,将安庆绪直接给除掉了,还接任了大燕帝国的皇位,也就是说安禄山被杀后,姓安的一个也没能坐稳皇帝的位置 。
可史思明就能稳坐龙椅吗?史思明相比安禄山更加凶残,而且疑心特别重,不要说手下的将士,就连自己亲生的儿子也不信任 。史思明的大儿子史朝义在军队中的威信颇高,对待将士也非常友好,为人恭谦谨慎,也正因为如此,史思明决不可能让他做接班人,而是立了小儿子史朝清为太子 。
史朝义面对如此窘境,并没有动过杀父的任何念头,但是在部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谏下,还是发动了叛乱,最终史思明被绞杀 。
从形式上来讲,安庆绪和史朝义都杀害了自己的父亲,但从本质上来看,安庆绪是为了争夺皇位,史朝义是为了自保性命 。安禄山和史思明万万也没想到自己的结局是如此的狼狈 。
【安史之乱最后的结果,安史之乱背后的谜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