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是几月几日浅谈圣诞节的经济、文化影响

圣诞节又称耶诞节 , 译名为“基督弥撒” , 西方传统节日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 。十九世纪 , 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 , 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 。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 , 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 。改革开放后 , 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 , 至二十一世纪初 , 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 , 发展日趋成熟 。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 , 参加圣诞派对 , 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应该是没有人不知道圣诞节是几月几日吧?如果不知道也没关系哦 ,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圣诞节的起源、圣诞节的经济、文化影响吧!

圣诞节是几月几日浅谈圣诞节的经济、文化影响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圣诞节的起源
1.纪念耶稣出生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 , 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 。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 , 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 , 反而要与她成亲 , 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 , 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 , 罗马政府下了命令 , 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 。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 。他们到达伯利恒时 , 天色已昏 , 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 , 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 。就在这时 , 耶稣要出生了 。于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 , 生下耶稣 。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 , 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 , 年年望弥撒 , 纪念耶稣的出世 。
2.罗马教会设立
4世纪初 , 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 , 亦称“显现节” , 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 。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 , 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 。后历史学家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 。”经研究 , 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 , 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 , 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 , 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 , 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
12月25日本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 , 是一个异教徒节日 , 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 。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 , 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 , 万物复苏的开始 。基于此原因 , 罗马教会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 。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 。后来 , 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 , 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 , 具体日期不能统一 , 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 , 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 。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 , 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 , 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 , 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 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 , 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 。
3.圣诞老人
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 , 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 , 家庭富有 , 父母亲是非常热心的天主教友 , 不幸他的父母早逝 。尼古拉斯长大以后 , 便把丰富的财产 , 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 , 自己则出家修道 , 献身教会 , 终生为社会服务 。尼古拉斯后来作了神父 , 而且还升为主教 。他一生当中 , 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 , 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 , 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 , 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 , 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 。
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 , 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 。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 , 由烟囱进入各家 , 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了解了圣诞节的起源后大家知道圣诞节是几月几日了吗?那就是每年的12月25日 。
圣诞节是几月几日浅谈圣诞节的经济、文化影响

文章插图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圣诞节的经济、文化影响
【圣诞节是几月几日浅谈圣诞节的经济、文化影响】1.经济影响
全球
2012年 ,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 全球的圣诞经济并不乐观 。虽然较平常确有不小幅度的升温 , 但远远低于历史水平 。尤其是类似希腊这样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 , 经济本身并没有复苏 , 购物的人们只能转转无奈离去 。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国由于经济好转 , 在商家的大力促销下圣诞经济快速回升 。
中国
而圣诞节对于没有基督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来说 , 只是提供了购物或是又一个出国游玩的时间点罢了 。中国国内众多城市都有了圣诞狂欢 , 商场、超市等在圣诞前后都有大型促销活动 。也催生出了一个现象:“浙江义乌 , 号称世界圣诞饰品之都 。”全球70%的圣诞饰品都来自这里 。
2011年圣诞前后 , 众多中国人纷涌至英国各大城市购物 , 英国国内所售奢侈品的近三分之一都被中国人买走 。在这种令人乍舌的购买力引导之下 , 不少国家在圣诞节专门推出针对中国人的有消费优惠的旅游计划 。而英国伦敦更是有不少商家在圣诞节前后 , 专门雇佣会说普通话的店员 , 帮助中国顾客选购商品 。2010年 , 中国内地游客在英国消费总量超过10亿英镑 , 英国本国居民的奢侈品消费需求则不足中国游客的一半 。
2.文化影响
宗教→全球性
从最初的宗教节日 , 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的节日 。圣诞节宗教涵义逐渐与世界各地文化传统糅合 。有些是在宗教文化基础上演化 , 成为更加丰富多彩的圣诞节宗教文化 。有些则逐渐世俗化、商业化 , 甚至政治化 。
以圣诞树而言 , 在希腊传统中是没有圣诞树的 , 但这并不代表圣诞节不能有或者不须有圣诞树 。美国有摆放圣诞树的传统 。西方国家的许多孩子从小就被告知 , 圣诞老人是从烟囱进入屋里 , 然后悄悄把礼物放在好孩子床头的袜子里 。孩子们一旦功课成绩下降 , 就往往会被家长或者老师训诫可能得不到圣诞老人的礼物 。美国纽约上州一名老师上月底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世上并没有圣诞老人” , 还补充说圣诞树下的礼物是他们的父母放在那里的 , 就因引发家长争议而被迫道歉 。
圣诞节是几月几日浅谈圣诞节的经济、文化影响

文章插图
单一→多元化
圣诞节宗教神秘感的逐渐淡化 , 固然与科学发展有关 , 也与商品经济有关 。市场经济下可以用各种赢利的形式包装圣诞节 , 商家使出各式各样的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 , 圣诞节在使人们获得更多节日消费的理由的同时 , 也增添更多节日闲聊的谈资——消费文化 。
圣诞节文化的多元取向 , 使世界更精彩 。
小编结语:关于圣诞节是几月几日以及圣诞节的起源、经济、文化影响就介绍到这里了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 可以关注生活百科资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