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注意事项之墨燕鱼腹胀病,燕鱼喂多了怎么办

墨燕鱼怎么养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墨燕鱼是一种性格比较温和的观赏鱼,它们对水质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在弱酸性的水质中生活,是比较适合新手饲养的一种观赏鱼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墨燕鱼腹胀病 。

养鱼注意事项之墨燕鱼腹胀病,燕鱼喂多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墨燕鱼腹胀病
这些在大海深处的鱼被人们发现,带回家养殖,在饲养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小病症 。最常见的就是肠炎,肠炎有很多问题引发的,有内寄、消化不良、水质变化、细菌感染等情况,在前三种情况中会出现白便或者拖便等症状,细菌感染会出现腹胀症状 。所以说墨燕鱼腹胀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这也是肠炎中最容易死鱼的,所以需要好好关注 。
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如果鱼的体色没有变,就用氟哌酸药浴,100公升水4-6粒,药浴3-6天,看到腹胀消失就可以停药换水,药浴期间禁食 。如果鱼的体色变黑伴有缩鳍、烂尾的可以先用土霉素硫酸铜和盐消炎,同时加入氟哌酸也可以 。最好的方法是在鱼还能吃的时候用土霉素或氟哌酸拌入汉堡喂食,见效快 。一天一次连服3天,或者看到脓样白便排出停药,用量是每公斤汉堡一片 。这种病的诱发原因是投放饲料量变化过大,突然变化饵料品种,水质污染或者过饱导致的消化不良,诱发肠炎 。
在养鱼的时候为了避免病情发生,要在投食的时候投干净的饲料,一天可以多次,但是每次要少量,水质要保持干净,不然会有细菌滋生 。每次投食后要用网兜把残渣捞取出来 。平时水要增加氧气量,一般养鱼就只注意这两点就可以了,与鱼息息相关的就只有水和食物了,水干净了,鱼就有一个干净的家就可以自由游来游去,有东西吃就可以 。但是小编提醒,生病的鱼要单独饲养,避免传染 。
墨燕鱼的繁殖周期
关于燕鱼的成熟期的问题,鱼友也很关心 。有些资料说是6个月,也有说是10个月的;我掌握的时间是8-10个月,因不同品种和个体而有所差异,但多数是8个月;而公母间的差异不大,基本上是同步的,只有极少的公鱼会晚一些,有母鱼产两次卵,而公鱼不能受精的,这种情况很少遇到(我只遇到一次),如果遇到了也不用急,等他几天就是了,没有什么损失,因为燕鱼是极高产的品种 。
关于燕鱼的繁殖周期和产卵量的问题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燕鱼的繁殖周期并不明显,他们一旦进入成熟期后,就会不停的产卵,并无季节性可言;在一年中会有二、三次间歇,每次30-40天不等,应该是种鱼的恢复期 。在产卵期,两次产卵之间的间隔也不固定,少的只有5天,多的有15天,但多数是8-10天,一个产卵周期能产15-20窝左右,每窝的产卵量大约是400-600粒 。从开始产卵到第三、四窝时,产卵量达到最高峰,大约从第四个产卵周期开始产卵量逐渐减少,但这种减少并不十分明显 。
我最近记录了我的一对墨燕的产卵情况,他们是今年8月份开始产卵的,我从10月13日产卵开始记录,他们于10月13日下午、22日下午、27日下午、11月3日下午分别产下四窝卵,时间间隔分别为:9天、5天、7天,每窝产卵量在600粒左右;每窝卵都是48小时孵化,第7天下板 。繁殖环境:繁殖缸50*35*40,上过滤,水温27℃,PH7.0,硬度10.0;用10*25厘米的绿色塑料产板,放置角度10度,离底,产板的上边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卵在孵化桶中人工孵化;喂颗粒饲料和自制汉堡;繁殖缸三天换水30%,直接用的自来水 。幼鱼喂丰年虾幼虫,成活率在95%以上 。
养鱼注意事项之墨燕鱼腹胀病,燕鱼喂多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墨燕鱼的雌雄辨别
1、成年母鱼的头部及下颚是平滑的,而成年公鱼的头部及下颚是稍微突起的 。
2、成年公鱼的各鳍比母鱼长 。
3、成年母鱼的腹部比公鱼鼓 。
4、生殖器一般只有要繁殖的时候才会外露,母鱼的较粗圆,公鱼的较坚细 。
5、从身形看,公鱼比母鱼看上去更方一些、大一些 。
【养鱼注意事项之墨燕鱼腹胀病,燕鱼喂多了怎么办】编辑总结:关于墨燕鱼腹胀病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生活百科资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