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经典诗词解释 苏东坡最经典10诗词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了吧 。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3、《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译文: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
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译文: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
6、《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
原文: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7、《记承天寺夜游》宋代:苏轼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 。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
8、《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译文: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也显得非常奇妙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
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
10、《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
译文: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 。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 。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
苏东坡经典诗词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词人贬官黄州,闲暇无事,便以悠闲的心境去对待周围的景物 。他柱杖漫步村舍古城,虽然景致荒凉,周围都是“乱蝉衰草”,但是,词人依然能发现“林断山明竹隐墙”的别致景色,仰视则是“翻空白鸟”,生机勃勃;俯看则是“照水红蕖”,馨香灿烂 。画面色彩相宜,动静相配,再加上雨后清新的空气,词人怡然自得其中 。结句化用唐诗,表现自己从自然景色中所获得的愉悦 。
【少年游】(润州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
这首词写别后思念 。首先回忆起来的是“去年相送” 。那送别之际,雨雪霏霏 。而今冬去春尽,离人犹不见回家 。思念之时,只能饮酒解愁,对明月、双燕而自我怜惜 。这么一首抒写别离情思的词作,苏轼写得也与众不同,读起来感觉到爽快利落,朗朗上口 。与他人之牵肠挂肚、肝肠寸断之作明显不一样 。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从序中的介绍来看,这首词写的不过是途中遇雨时所持的态度和所得的感受,然而,词人是在借此表露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示自己的宽阔胸襟 。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由于“雨具先去”,同行者皆不堪,可以想见他们通身湿透、急匆匆寻找避雨处所的“狼狈”相 。而苏轼却是另一番气度:他在风雨之中“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另得一番乐趣 。骤雨泼身,可以置之度外;“穿林打叶”之声,可以充耳不闻 。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遇上了只需坦然对待 。仕途与人生旅途中也免不了有坎坎坷坷,有了这种坦然的态度就能安之若素 。词人“谁怕”之反诘与“一蓑烟雨任平生”之宣言,决不是故作姿态,那是词人奉行的人生准则且落实于行动 。谪居黄州期间,词人不断地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可爱之处 。词人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并描述自己此时的生活方式与态度说:“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寓居定慧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直到晚年再遭重大打击,谪居岭南、海南,诗人还是乐观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 。”(《惠州一绝》)“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纵笔》)《定风波》表面上是写词人对待风雨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词人在政治风雨中的坦然与放达 。词人被贬期间,形同罪犯,而他却能把失意置之度外,寄希望于未来:“山头斜照却相迎” 。“春风”吹面,既吹醒了酒意,又吹散了风雨,“山头斜照”再次露出笑脸 。自然界如此,人生旅途何尝不是这样?只要坦然相对,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 。词人所期望的未来果然出现在现实之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过天晴,回首往事,这些挫折坎坷都算不了什么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胸襟和气度,他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情绪,解脱苦闷,充分表现出豪爽开朗的性格 。这样的词在苏轼以前是没有谁能写得出来的 。
苏东坡诗词最经典的有哪些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苏东坡最经典10诗词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
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4、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6、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
黄童白叟聚瞧盱 。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
归家说与采桑姑 。
7、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
8、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9、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其二)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寻求苏东坡诗词的解释你把诗里面的字打错了好多啊,害我找了好久!!!
是这个吧:
和孔密州五绝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翻译:
如雪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烦刻间已飘飞满地 。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募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赏析
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七言古诗,然而苏诗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 。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假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 。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我们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 。「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其中一首 。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 。何故呢?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稍然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透视 。
参考资料:http://www.baidu.com
苏东坡最出名的诗词是那首 苏东坡最出名的是他的两首江城子 和 赤壁怀古 。江城子中其一缠绵悱恻 其二志存高远 而赤壁怀古 又是那么的大气磅礴 。一次呈示: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还有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脍炙人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东坡的诗词都很朗朗上口 但是这三首相信是经典中的经典 。
苏东坡的经典诗词沙州岭?什么意思 东坡的‘寂寞沙洲冷’: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
【原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 。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 。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是无人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 。它不断于寒冷的树枝间逡巡,然而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
苏东坡的诗词,蝶恋花,谁有赏析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题 解】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双调,六十字 。
这首《蝶恋花》作于何时已不可考 。只知苏轼晚年贬官惠州期间,曾叫随行的侍妾朝云歌唱 。这首词在感叹春光易逝、佳人难得中,表现出作者寂寞失意的惆怅 。
句 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 。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残红”,是说红花已所剩无几 。着一“褪”字就深了一层,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伤之情更浓 。
睹暮春景色,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 。不过一般人写伤春意绪,总会把那种凄迷寥落之感表达到极致 。苏轼则更多了一些旷达 。有繁华就有衰落,有凋谢就有新生 。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转向不远处更加开阔的地方 。只见燕子掠着水面低飞,绿水环绕着人家的墙院 。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春意未尽的乡村图景 。飞动的燕子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绿水人家”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并为后文“墙里佳人”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人以为应是“晓” 。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 。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 。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柳绵”,即柳絮 。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 。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 。“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 。
即便如此,这两句还是蕴含着许多的辛酸和悲哀 。据《林下词谈》记载:“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 。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 。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 。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联系当时苏轼的遭遇,是颇耐人思索的 。苏轼一生漂泊,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 。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 。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里有人荡秋千,墙外有条小道 。墙外小道上走着行人,墙里飘来佳人清脆的欢笑 。
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 。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
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 。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 。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 。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 。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 。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 。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认为是行人心存爱慕之情,而佳人却根本不知 。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无情”,心中无可奈何,故十分烦恼 。这俨然是一个单相思式的喜剧 。
倘若这是作者目睹他人的遭遇,或许可以说是借爱情来写人生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矛盾 。但词中“行人”更接近作者自己的写照,其中“情”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绝不仅限于爱情 。作者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
评 解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 。他的婉约词同样有劲气流动,不同于花间词的软弱 。
词中包蕴的意趣亦为词家推重 。《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 。所谓“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这是人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还有人评价它富有“禅趣” 。那阻隔有情与无情沟通的,不仅仅是绿水环绕的围墙,而更是人们的“心墙” 。
作者一生虽历经坎坷,仍“多情”地追求理想,执着人生,可是却被“无情”所恼 。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 。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
【苏东坡经典诗词解释 苏东坡最经典10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