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 被称为中国木匠鼻祖的是鲁班

朱师傅的作品常施以五彩,精致而妙丽,在雕刻上尤其见工夫,独具匠心,出人意表 。
朱师傅的作品包括各色各样的船模型、家具、漆器、砚床、梳匣等精巧木器,都很有艺术价值 。据说他曾造过一座微缩小宫殿,四尺来高,玲珑巧妙,鬼斧神工 。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 被称为中国木匠鼻祖的是鲁班】网络配图
朱师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制成一件作品后,满意的会反复赏玩自得其乐;不满意的,会扔了重做,孜孜不倦 。
只有这么制造的木器作品,才能是“奢侈品”,其他木匠所做的不过是“日用品” 。朱由校是他所在的那个时代里,唯一一位做木工只为爱好不为稻粱谋的木匠 。
他的那个时代是明代,距今约380年 。他有一份兼职是——皇帝 。他正是天启皇帝陛下 。
据说这位仁兄在治国方面比较不行,不过那是历史学家的事,就留给他们去头痛吧,兄弟我就不操那份心了 。
我只想说,朱师傅在治木方面,那绝对不能叫行家里手,那称得上精英翘楚巨擘 。
网络配图
这位皇帝的寝宫里堆满了各种木料,以及锛、凿、斧、锯、刨等木匠工具,做起木工活来,可以日以继夜废寝忘食 。他喜欢天天和一群木匠在一起,跟他们切磋技艺,并亲自动手刨削打磨 。
做了那么多精美的木器,朱师傅自己并不用,只是一味地做,享受的是做木匠活的过程 。
有时,他也叫小太监把作品拿到市场上去卖,不是为了卖钱,只是给自己的作品找个识货的主 。卖得好了,他就很有成就感 。有时候,他自认某件作品属于“得意之作”,就会叮嘱小太监,御制之物,价须多少多少以上 。要是真卖了好价钱,则“熹宗大悦” 。熹宗便是我们这位兢兢业业的朱由校师傅 。
《诗经》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用这12个字来形容朱师傅的工作态度和他所打造的木器作品的气质,是非常贴切的 。
如今,明式黄花梨家具成为西方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品,是中国继书画、陶瓷之后的第三大艺术收藏热点,天启皇帝的率先垂范开一代奢侈木器之先河的伟大实践居功至伟 。
网络配图
所以,明式家具的收藏者应当缅怀朱由校师傅 。这真是,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朱木匠 。
堂堂皇帝不爱管军国大事,整天埋首在木匠活上,这是为什么?他的异母弟弟、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的一句话或可为注解 。
熹宗死后,朱由检入继大统 。见到先帝留下的一座沉香假山,上面池台林馆悉具,灯屏、香几精美依旧,崇祯轻声叹息说:“亦一时精神之所寄也” 。
一句话道尽了天启皇帝的家国辛酸,也点出了奢侈品的另一种精神功能:帝国风雨飘摇中,聊作一丝慰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