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来源及意义

元宵节的来源: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意义: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元宵节来源及意义】
一、历史起源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 。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 。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 。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
二、元宵节的习俗吃元宵(寓意团圆)、看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走百病、逐鼠等,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 。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