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课外古诗词鉴赏的题目~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
阅读下列各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
一、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
二、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 :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答案:1、用“千”字好 。“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
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 。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
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
五、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 样不同的情态? (答案:1、“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2、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
六、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 。
七、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
【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
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
(答案:1、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繁荣,民风淳朴 。2、“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
八、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②掩映:时隐时现 。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
(答案:1、“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情 。2、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
九、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注解】 雪:指梨花 。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2、“人生看得几清明”,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
十、
(一)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1、两首诗里“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
2、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都是指诗人自己 。2、想得、遥知 。3、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名著复习题 西安市临潼区油槐初级中学语文组 李志超老师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不会的请查找资料或向同学请教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海夕漫漫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
7、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霜落熊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人生自古谁无死,。
14、沉舟侧畔千帆过,。
15、《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1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极度忧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古诗中表达奉献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 。
《已亥杂诗》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 。
《无题》(李商隐)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友情的千古名句是: 、。
19、《登飞来蜂》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20、《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赤壁》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评价古战争)的诗句是,。
2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马说》一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6、.《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述腾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四季景色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 。
28、.法国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是三位大师级人物的传记,这三位大师是: 。
29、《海底两万里》作者,被人们公认为“ ”这是他三部曲中第二部,其余两部是:《 》《 》主要讲述的是 的故事 。
3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遣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
34、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虽被迫解官却不忘报国壮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下寄寓离情,释却离愁,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6、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7、《终南别业》中写出作者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的诗句是,。
3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人及己、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
39、《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能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0、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抒发诗人李白豪放超...
观刈麦赏析 《观刈麦》示意图 观刈(yì)麦 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fù)陇(lǒng)黄 。
妇姑荷(hè)箪(dān)食,童稚(zhì)携壶浆,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wèi)悲伤 。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刈(yì):割 。
(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
覆:盖 。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 。
荷:肩挑 。
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浆水 。
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 。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观刈麦(1张) 。
丁壮:年轻力壮的男子 。
南冈:地名 。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
秉,用手握着 。
敝:破 。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 。
顾:视,看 。
(9)输税:缴纳租税 。
(10)曾(zēng):一直、从来 。
事:从事 。
农桑:农耕和蚕桑 。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
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年底 。
晏,晚 。
(13)丁壮:青壮年男子 。
(14)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浆水,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粮食都已交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
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作品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 。
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
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用水壶装着的浆水,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
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 。
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 。
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 。
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 。
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 。
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 。
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
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
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如何上好古诗词欣赏课如何引导初一学生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
它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
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是必要的,也是艰难的任务 。
初二下册,有首古诗,我用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才讲完;学生学完了大呼过瘾,并且主动在课余时间去搜索和作者相关的那些古诗词来看,这让我似乎看到了自主学习的成效 。
那节课讲的是李商隐的《无题》 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欣赏古典诗词首先要有感悟之情 。
学习古典诗词,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反复读背的过程中,慢慢品味 。
对于觉得陌生的诗词要先自己理解、体味,查文学史和有关注释,再回过头来对照自己的理解对不对 。
有的诗词,不同的版本注释也不一样,这就要认真加以分析比较,判断哪种注释更合乎作者原意,更合情理 。
我的引导步骤如下:一、简单的回忆作者的简介 。
二、介绍更多关于作者的作品: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 。
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
三、朗读1、学生齐读,纠正注音 。
2、学生个读,自主欣赏 。
四、讨论:这首词意在写什么东西?(爱情) 由上可知,在鉴赏这块,我更多的是愿意引导学生由教材的内容,学习纵观全诗,理解作者 。
在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情”,学生才会不由自主地被它所吸引所感染,拿出劲头来学习 。
而光学习一两首诗词,就说能理解诗人的情感,是不太可能的,那就需要学生从更多的作品去体会 。
课堂中,对那些诗词中的典故,比如“蓬莱”“青鸟”,把这些故事都告诉学生,再去引入更多关于爱情的诗词,甚至可以拿现代的爱情诗对比 。
不拘泥通篇在抠某首词的字眼,反而让学生学的更快,更多,更好!通过上诗词鉴赏课,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古诗词的意义,启发学生应产生并保持学习的热情,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应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使学生感悟到上诗词鉴赏课更有品位 。
【初二课外古诗词鉴赏的题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