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20字的一首小诗( 二 )


与特定的空间“绮窗前”相关联的 , 还有特定的时间“来日” , 就是客人离开故乡的那一日 。因为这是客人最后呆在故乡的日子 , 所以保留了就客人而言有关家乡最新的消息 。与这特定时间相联系的 , 还有“寒梅著花”这一特定事件 。为何寒梅著花这一自然物的变化会成为一个特定的具有人情渗透的事件?因为这透露出春天将临的消息 。并因为这一消息 , 会引动绮窗中人的心灵的脉动 , 或者如第三首诗写的那种“愁心” 。这样 , 抒情主人公对家乡绮窗下寒梅是否开花的牵挂 , 可能也隐约透露出 , 他更是在担心 , 这种寒梅著花 , 会引动、感发他所牵挂之人的一种愁绪 。这种构思方式 , 接近于王维早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所谓“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只不过这首诗写得更含蓄 , 使得读者在感知明显的思乡之情外 , 只能从想象中来揣摩其物象背后可能指向一种更隐秘的情感 。
但是 , 认为寒梅指向的是抒情主人公当下的趣味、气质 , 或者可能是少年家居生活的情感投射 , 乃至可能曲折传达对于绮窗内一位女子的关心和担忧 , 都是把诗中引出的寒梅著花视为是貌似不合常情中所具有的理之必然 。顺便一提的是 , 从理之必然的思路出发 , 一般认为是晚唐人伪造出的陶渊明诗《问来使》 , 开头四句:“尔从山中来 , 早晚发天目 。我屋南窗下 , 今生几丛菊?”其用菊花来替换窗前的“寒梅” , 目的也是在加固与主人的合理性联系 。但也有人 , 比如台大的欧丽娟 , 从现代非理性角度分析 , 认为抒情主人公问及寒梅著花这本身不足道的细微内容 , 恰是因其见到客人后情绪激动 , 说出了非理性的一句话 , 诗人对这一非理性瞬间的捕捉 , 反而见出了其情感表达的真切 。虽然这样以“理性停摆”来解释的不合理但合情的结论 , 有几分道理 , 但这种完全立足于现代人的观念来解读唐人诗歌创作的自觉 , 究竟是打开了解读的思路还是遮蔽了古代诗人不同于现代人的情感脉动 , 其实还是需要再推敲的 。
重读王维的这首小诗 , 令人感兴趣的地方 , 不在于抒情主人公提出的这种寒梅著花的微物 , 究竟是应该在理性还是非理性的框架中得到解释 , 而是这微物构成的“事件”首先是作为问题 , 抛给诗中客人的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 , 抒情主人公直接地、强硬地认定了客人是能够回答主人的提问的 , “君自故乡来 , 应知故乡事” 。刘学锴说 , “‘应知’云云 , 迹近噜苏 , 却表现出了解故乡情事之急切 , 透出一种近似儿童似的天真与亲切 。”泛泛地这样解释 , 当然没问题 , 但恰恰在“应知”后 , 接上这样一个特定时间、空间限制的微物 , 才凸显了把自己的“应知”强加于对方的天真 。相比之下 , 王绩那首诗有一连串的提问 , 比较宏观和笼统 , 较少特定时空的限制 , 反而是容易回答的 , 所以被提问的朱仲晦 , 还真的写了一首《答王无功问故园》 , 来一五一十回答王绩的提问 , 彼此的问答 , 好像很有默契 , 是“子问我所知 , 我对子应识” 。但王维的提问 , 又有哪个客人能够像朱仲晦回答王绩那样 , 自信满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