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滑音记号

滑音,是二胡演奏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 。它和揉弦一样,对声音具有特殊的美化作用 。
二胡的滑音有上滑音、下滑音、垫指滑音和回滑音等多种 。在诸多的滑音形式中,回滑音是一种很特殊的滑音形式,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回滑音不仅起到美化声音的效果,而且还有保持把位的独特作用 。

下滑音记号

文章插图
所谓回滑音,是手指由本音向上一个音或下一个音滑动,然后再回到本音的动作 。
回滑音有两种演奏方式:一种是把位不变,而只是变化指位;另一种是把位变化,手指上下移动再复位 。
对于回滑音的运用,人们往往只重视其美化声音的作用,而对其保持把位的作用,常常忽略 。其实,回滑音的运用,重点还是在后者,这一技巧的最初目的,还是出于保持把位的需要 。
下滑音记号

文章插图
我们知道,最初的二胡演奏,是只有一个把位的 。二三乃至四五把位,是近代二胡演奏技巧不断发展的结果 。换把,是近代二胡演奏中一个十分重要技巧,它不但拓宽了二胡的音域,丰富了二胡的情感表达,而且也相应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巧 。
而换把,相应增加了二胡的演奏难度,其难度集中体现在音准的把握和指序的排列上 。现实中,许多二胡爱好者都把换把视为难中之难,而回滑音这一技巧的发现与运用,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解决了换把的频次,达到能不换把尽量不换把的目的 。
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回滑音的常用指位 。
下滑音记号

文章插图
【下滑音记号】不换把的回滑音常用指位,通常为二、三把位的一指 。换把位的通常为三指或四指 。如《二泉映月》三把位的一指、《兰花花叙事曲》及《秦腔主题随想曲》等曲子中都多有运用 。
换把的回滑音运用,多用在三指上,如《苏南小曲》、《一枝花》等曲子 。
此外,回滑音也有用二指的,如《山村变了样》、《拉骆驼》等曲子 。不过,凡用二指奏回滑音的,纯是为了突出滑音的演奏效果,不存在保持把位的需要 。单纯为着保持把位而运用回滑音的,只有一指的运用 。
为了详细说明二三把位一指回滑音对于保持把位的作用,我们用一个实例来加以说明 。
下滑音记号

文章插图
上图为二胡曲《二泉映月》中的一个乐句,在这个乐句中,5与3的音符间标有回滑音符号 。5音用三把位一指奏出,而3这个音依然用一指下滑的方式奏出 。这种演奏方法,一方面,突出了滑音效果;另一方面,也省却了换把的麻烦 。
从把位上讲,这个3音不属于三把位,音位应属二把位 。如果不用回滑音的形式演奏,就要用把位下移二个指位的方式奏出 。顺便说一下,二胡中的上下,与我们生活中的上下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二胡中的上,是指声音高的方向,而下,指的是声音低的方向 。而下移一个指位或二个指位,实际上等于是换把了,而恢复原把位,又要根据经验和感觉重校正音准,才能掌握正确的把位 。
这个乐句中的3音,如果不用回滑音形式演奏,为了当还有一个演奏法,就是改用内弦三指奏出 。但改用此法,虽保持了原把位,却涉及到内外弦转换的问题 。我们可以实际体验一下,改用这种方法演奏,会使这一本该连号演奏的乐句不得不改为分弓演奏 。这样,会出现音色不统一、乐句的情感表达不够流畅的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