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汉字起源 发现汉字之美手抄报

卯——《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mǎo卯


象形字,像二扇门将要打开的样子,又像一个东西从中间一分为二 。

卯汉字起源 发现汉字之美手抄报

文章插图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卯部》卯:冒也 。二月,萬物冒地而出 。象開門之形 。故二月爲天門 。




段玉裁注:《律書》曰:卯之爲言茂也,言萬物茂也 。《律曆志》:冒茆於卯 。《天文訓》曰:卯則茂茂然 。《釋名》曰:卯,冒也 。載冒土而出也,葢陽氣至是始出地 。......卯爲春門,萬物巳出 。”




“卯”的异体字是“戼” 。




古人借用这个字形所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春门开而阴阳平分 。“卯”在地支序数中排在第四位,方位配在东方,在五行中属木,生肖属兔 。




夏历的卯月,就是仲春二月,这是春分所在的月,阴阳平分,白天和夜晚一样长,在春分之前是日短夜长,过了春分就渐渐日长夜短了 。同时,一过春分,阴气渐渐减弱,阳气渐渐增强,天气就逐渐暖和了 。随着阴阳的交换,雷电在唤醒蜇伏的昆虫,万物也都从地下土中冒了出来 。雨水也逐渐增多,开始进入春耕农忙的季节了 。






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卯时是指早晨日出时的五点至七点 。“《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 。其日甲乙 。其帝大皞,其神句芒 。其蟲鱗 。其音角,律中夾鐘 。其數八 。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戶,祭先脾 。始雨水,桃始華,蒼庚鳴,鷹化為鳩 。


天子居青陽大廟,乘鸞輅,駕蒼龍,載青旂,衣青衣,服蒼(青)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 。是月也,安萌芽,養幼少,存諸孤 。擇元日,命民社 。……是月也,玄鳥至 。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動,啟(開)戶始出 。”


文 献 选 读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用天干地支来纪日,从甲骨文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一直沿用至今,没有证据表明中间曾经有过断裂 。十个天干配十二个地支,一个循环是六十天,所以称为六十甲子 。


03成 语 典 故


子午卯酉


古人在用“立杆测影”的方法测得东西南北的方位之后,用二根绳子把南北二个点连起来,再把东西二个点也连起来,这时呈现出一个“十”字形的图案,古人就朴素地把它叫做“二绳” 。但这个“十”字形并不是数字十 。数字十,在古文字中写成一竖或一竖中间加一点 。而这个一横一竖的“十”,在古文字中是“甲” 。为了用二绳来标记方位,古人还要用十二地支来给它们编号 。卯,排在第四,子丑寅卯 。东方的古人用图形来表示方位,跟我们今天按照西方的地图不一样 。因为古人观测星象要背北面南,所以在图形中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这样,南北的子午线,就是下面为子、上面为午;东西的卯酉线,是左边为卯,右边为酉 。




点卯画卯


古时候衙门里的官吏、差役,上班也要打考勤 。上午五~七点日出之卯时,要点名,所以叫“点卯”;在卯簿上签到,叫“画卯”,迟到或不来的叫“过卯” 。




参辰卯酉
【卯汉字起源 发现汉字之美手抄报】

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 。参与辰,卯与酉二相对立,互不相见 。以此比喻势不两立或彼此隔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