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商场人们都会去哪儿逛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按照《木兰辞》的描述,决意代父从军的木兰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走街串巷一通买买买,把自己出征的行头置办齐全 。千百年后,再念起这段,除了为木兰的孝顺勇敢叫好,大伙儿或许也会感慨几句——古时的市场商品还真丰富,随便一逛,上到坐骑下到装备都能一起收入囊中 。

古代没有商场人们都会去哪儿逛街

文章插图
事实上,早在几千年前,逛街就成了古人必备的休闲选择 。逛铺子,买好物,听小曲儿,看杂耍,品香茶,下馆子……
别说,老祖宗们逛街,不仅有逛头,更有说头 。
古代没有商场人们都会去哪儿逛街

文章插图
逛哪里
有一个成语——“各得其所”,专门形容每个人或事物得到了恰当的安排 。有趣的是,这一板一眼的解释背后,还蕴藏着古人的休闲密码——老祖宗们的生活远比咱们想象得丰富 。
【古代没有商场人们都会去哪儿逛街】“各得其所”最早出于《周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照这个描述,早在西周时期,专供交易的场所“市”便现身于大家的生活中,最早的逛街活动也渐渐开始 。太阳升到中天,四面八方的百姓带上各自的货品聚集一处,你买我卖,交易结束,揣着心爱的商品或者满兜子的钱币,高高兴兴地回家 。听着不错,然而根据考证,这个时候人们“逛街”多半不大能尽兴 。虽说无论城池大小,官府都会集中设置“市” 。但看看图片就能知道,这些场所面积通常不大,不受重视,还基本只为官贾服务,很少面向居民开放 。
古代没有商场人们都会去哪儿逛街

文章插图
西周时期城市结构图(数字8为“市”的所在) 。来源/期刊论文《中国古代商业空间形态的变革》,彭亚茜、陈可石手绘)
真正意义上的“逛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时候,诸侯攻城掠地,打得不可开交,大大小小的动乱和分裂随时都在发生,原有的城市旧格局、体系也逐渐土崩瓦解,在此缝隙中,手工业和商业反而找到了宝贵的成长机会,越来越繁荣 。商贸活动开展得越来越火热,大伙儿“买买买”的热情愈发高涨,自然迫切需要一个功能完备的场所,这时,轮到了“市”的真正登场 。
所谓“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便是后来的“坊(里)市制度” 。简单来说,城市的结构基本成型,“市”成了独立的场所,专门供大伙儿买卖贸易 。这时的“市”不仅面向老百姓开放,且彻底区别于居住区的“里”(也称为“坊”),更占有专门的地界儿,在地图上看,像豆腐块儿一样方方正正,四周都有围墙 。
不过,那时想快快乐乐地逛街,还有不少规矩要守,比方说,“市”的开放时间有严格的规定,早晨属于商贾大家,专干大买卖,老百姓们买卖生活用品,得等到中午,至于傍晚便是小商小贩们卖点零碎玩意,赚点散碎钱财的时间了 。
两汉时期,情况有改观,逛街变得更加有趣 。据记载,西汉时期都城长安设有九市,东汉洛阳城外还有专门的马市、南市,百姓们不仅有街可逛,还有着妥妥的繁华商业中心 。有多繁华呢?来看看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一块特别砖石,此砖出土于新繁(今新都县),高40.5公分,宽47.5公分,砖面上绘制的,正好便是汉时人们逛商圈、买买买的真实图景 。照此来看,今人若是有幸穿越回去,大概率能看到这样的“商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