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真伪鉴定方法,青铜器的鉴定技巧有哪些

青铜器的鉴定技巧有哪些
鉴定青铜器可以看铸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采用的是陶范法,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失蜡铸造法 。还可以看纹饰,纹饰是鉴定青铜器的重要依据,不同时代的青铜器纹饰都有所不同,拿到青铜器首先要看器形和时代风格是否一致 。
1、铸造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采用的是陶范法,对于一些器形和雕镂复杂的器物,可以先分铸,再合铸 。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失蜡铸造法,使青铜器铸造工艺上了一个台阶 。
2、纹饰纹饰是鉴定青铜器的重要依据,不同时代的青铜器纹饰都有所不同,拿到青铜器首先要看器形和时代风格是否一致 。纹饰作伪有加花法,就是在原本的器件上刻上相宜的花纹 。
3、铭文青铜器的铭文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铸工工艺高超的体现 。宋、清两代是青铜器铭文作伪的主要时期,作伪有添铭法,就是在无铭文的真器上刻伪铭,但字体大都呆板、松散、不自然 。
青铜器真伪鉴定方法(一)锈色
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 。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 。”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 。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 。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铜的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
(二)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得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 。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
(三)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 。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 。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 。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掌握了这此若一件号称三代时的铜器上却出现了小篆字体,那就笑话了 。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 。
(四)铜质与器式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是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 。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 。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 。再如鼎,各代皆有,但若有盖、短的鼎则不大可能是三代物品 。
鉴别铜器,是一件繁琐而艰难的事,但只要掌握了要点,多看、多记、多思、还是能鉴别出真假的 。
铜器鉴别方法是什么1、分辨铜器真伪的方法:假铜器是失腊法铸造,不见范线,会出现细小砂眼,真铜器没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