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彩笺兼尺素的下句是什么?这几话出自哪里?

晏殊是北宋婉约词作者的代表人物,而苏轼则以豪放词著名,他二人各有一首《蝶恋花》 。
前者因境界辽阔高远,久负盛名,被王国维用作“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第一重境界”的代名词;后者豪迈于婉约,佳句不断,开宋词新风 。两词各有千秋,读罢令人回味 。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两位大家的词作吧 。
一、《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北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欲寄彩笺兼尺素的下句是什么?这几话出自哪里?】词作意译:
清晨,栏杆内的菊花含烟带愁,兰花沾上了露水,仿佛也在落泪 。罗幕上轻着丝丝寒气,一双燕子成对地飞去了 。只有天上的明月不懂得人间离别的悲欢,从昨夜一直到早上,斜斜地穿过朱红色的窗户斜斜地照进来 。
昨天晚上,刮了一整夜的西风,把门前树上的绿叶吹得七零八落 。独自登上高楼,眼望着你离去的道路,慢慢消失在天涯的尽头 。想给你寄一些诗和信,但是天长路远,也不知道你去了何方 。
晏殊这一首词虽然说是婉约词,但是到下半部分“昨夜西风凋碧树”开始,整个境界与气象都变得截然不同了 。写出了一种西风扫落地,“众芳凋零”的感觉,历来被认为是“忧世”的名句 。
词作中的菊花与兰花,都是象征品格美的君子的 。为什么他们会哭泣呢?因为昨夜西风凛冽,罗幕轻寒 。古人用东风代春风,西风就是秋风,秋有肃杀的意象 。
综合全词来看,这并不是一首简单讲述离别情的婉约词 。另外,词评家对于这首词里主角是谁,性别为何,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 。
一部分人由于词中有燕子双飞和明月离恨的描述,坚持认为主人公必是一位女性 。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从菊烟、兰露以及西风凋碧树的阔大气象来看,这分明是一首政治隐喻词,主角当为男性 。
作者晏殊出身富贵,当宰相之后也深得宋仁宗赏识 。从大的方向来看,他的一生还是过得比较平顺的 。因此时常有人讥笑他学小儿女态,填闺怨词,不免造作 。
但是,一个词作家的内心往往有着不同寻常的敏感 。他又不是真的女子,他写这些闺怨词,明显是借着闺怨,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 。那是什么样的情呢?很可能就是因为政治风暴,让他被贬之后产生的一种离情 。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晏殊因撰写李宸妃墓志的事被人弹劾 。说他故意不把李宸妃是宋仁宗生母的事写进墓志,是欺君 。后来他被贬到颖州,十年后才得以还朝,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被贬 。
太后刘娥去世后,朝中风向起了新的变化 。宋仁宗是一位好皇帝,他并没有在刘太后去世后有什么特别大的动作 。表面看来,仿佛仅是晏殊被贬而已 。不过这件事在晏殊本来,就是一件大事 。
作者把人生中的这种体验引进了词作当中,进行了艺术加工 。于是成就了千古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这就将词中主角从一个怀着闺怨的形象,出脱成了一位忧国忧民的高人雅士模样 。成就了全词历久不衰,回味无穷的魅力 。
二、《蝶恋花·春景》赏析《蝶恋花·春景》——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词作意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