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书所见的作者是谁?是哪代诗人?

这是一位不太为人知的诗人,笔者跟他也不熟,是在一本小诗书里碰上的,有点儿诧异的是,何以这样一首小诗入编诗选?于是,就认真读了,想知道个所以然 。
查(读作zhā)慎行,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袁花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 。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 。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査慎行画像及诗作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诗人深夜行舟,河面上一片漆黑,忽然,远处出现了一盏渔灯,忽明忽暗,就像萤火虫的微光一样 。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夜风轻拂,在河面上吹起一层层小小的涟漪 。这时向水面望去,那一点孤零零的萤光逐渐撒开,像火花迸发,形成了绮丽多彩的奇观——满河星 。
诗情画意
读到这里,我顿悟为何诗评家看重这首小诗,是因为诗人捕捉到一个很特别的境界,于是有了笔底生花,抑扬起伏,令读者意趣盎然 。
诗评家认为,这首诗写河面夜景,实际上一直在写人的情感变化,诗人夜发孤舟,河面漆黑,多么渴望出现光亮,于是一个“见”字,突现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对闪亮的渔灯感到分外亲切 。
清·查慎行补注纪昀批阅,赵古农手择,《苏文公诗集择粹》十八卷
但是,下面接着一句“孤光一点萤”,显示了诗人的感情又有了变化,是嫌它光亮太微弱,太孤单,刚才闪现的一点点喜悦,又被这怅惘之情给吞没了 。
然而,奇观很快就出现了,一阵轻风吹皱河水,激起涟漪,但见满河星,一星渔火,竟有如此魅力,演化出如此绚丽的图景,给人美的感受,还给人以鼓舞,使全诗境界得到升华 。
査慎行诗意
写到这里可以给一个结论,原来这首诗是在“耍酷”,炫耀的是技巧,区区20个字的五言绝句,竟然写得这样起伏有致,摇曳多姿,足见诗人才气逼人,其体物之细,状物之工,令人叹服 。
这就是汉语诗词的魅力,也是诗词大家功力深厚的体现,字面不无清净平淡,但内涵却很深很厚,并将寓情于景的笔法用到极致,让后人赞誉之余,又感叹其境界无法企及 。一首小诗获如此殊誉,作者应当知足了 。
宋·苏轼著,清·查慎行补注,《初白庵苏诗补注》
【舟夜书所见的作者是谁?是哪代诗人?】【清代·査慎行《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