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倨后恭的意思是什么?历史故事及出处来源介绍

前倨后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谈论一个势利眼的时候,通常会说到前倨后恭 。倨,即傲慢;恭,即恭敬 。前倨后恭,就是指先傲慢无礼,后来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对同一个人十分恭敬 。原因通常在于一开始认为这个人对自己影响不大,可以冷淡对待,井水不犯河水;但后来发现他可以决定自己是否升官发财,是自己的上司或老板眼中的红人,赶紧改变态度,假装恭敬 。所以这种人称为“势利眼” 。那关于前倨后恭的历史故事是什么呢?今天随着码农哥一起了解前倨后恭这个成语的相关知识 。
前倨后恭的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他是一位着名的策略家,非常聪明 。
苏秦曾经到秦国去游说,向秦王陈说天下大势,显示自己的才华 。可是秦王有眼无珠,觉得他没什么才能,只会夸夸其谈 。
回到家中,他的父母、兄嫂,甚至是妻子都觉得他这辈子不会有出息,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 。特别是他的嫂嫂,经常白眼相向,对他冷言冷语,骂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说若是他这种人都能出人头地,这个世界就太怪了 。
苏秦非常生气,于是发愤苦读,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 。后来,他研究出一套“合纵”之术,就是联合六国,合起来对付秦国 。他先去游说燕王,很快得到赏识,拜为当朝相国 。后来,他又奉命到赵国游说,又被赵王欣赏,挂了相国之印 。再往后,他又去其他四国洽谈联合事宜 。其他四国早被强秦欺负苦了,见到苏秦的主张可行,就都封他为相国 。
这样一来,苏秦就挂了六国相印,成为权倾天下之人 。有一次,他去楚国议论国事,经过家乡洛阳 。他父母知道了,就将庭院打扫干净,摆下酒席,并率领全家人,到三十里之外迎接他 。他的妻子、兄弟只顾低着头,看都不敢看他 。他的嫂子则伏在地上,规规矩矩地拜了四拜,向苏秦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 。
苏秦笑了笑,对嫂子说:“嫂嫂,你以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对我又这样谦卑,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他嫂嫂又惭愧又害怕,对他说:“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你现在地位高、金钱多啊!”
苏秦听了,不由叹息了一声,说:“同样是一个苏秦,富贵时亲戚们惧怕我,贫贱时连父母也瞧不起我 。人世间不以贫贱富贵对待别人的,又有几人!”
前倨后恭的基本信息:
【汉语文字】前倨后恭
【汉语拼音】qián jùhòu gōng
【词语解释】倨,傲慢,怠慢;恭,恭敬 。先傲慢而后恭敬 。形容对人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 。
【成语用法】联合式;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
【词语辨析】可活用为“前恭后倨” 。“倨”不可写作“居”,不可读作“jū” 。
【近义词】前倨后卑前慢后恭
【反义词】先礼后兵,前恭后倨,欲扬先抑;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恭也 。’”
【前倨后恭的意思是什么?历史故事及出处来源介绍】【例句】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菲亚听说,心里疑惑不解他前倨后恭的缘故,估量着他又来发作,只是不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