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八两的意思是什么?高考语文常考成语知识清单

1.半斤八两:〈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
2.重整旗鼓:〈褒〉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 。也说重振旗鼓 。
3.处心积虑:〈贬〉指千方百计地盘算 。
4.大放厥词:〈贬〉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 。
5.翻云覆雨:〈贬〉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
6.方兴未艾:〈褒〉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
7.凤毛麟角:〈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
8.附庸风雅:〈贬〉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
9.狗尾续貂:〈贬〉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
10.刮目相看:〈褒〉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说刮目相待 。
11.官样文章:〈贬〉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
12.冠冕堂皇:〈贬〉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
13.苦心孤诣:〈褒〉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孤诣,独自达到的境地 。
14.连篇累牍:〈贬〉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
15.买椟还珠:〈贬〉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 。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
16.满城风雨:〈贬〉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
17.面目全非:〈贬〉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
18.目无全牛:〈褒〉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
19.评头品足:〈贬〉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
20.巧舌如簧:〈贬〉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
21.巧言令色:〈贬〉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 。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 。令,美好 。
22.倾巢而出:〈贬〉出动全部力量 。
23.趋之若鹜:〈贬〉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
24.上下其手:〈贬〉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
误用示例: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
25.上行下效:〈贬〉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
26.甚嚣尘上:〈贬〉楚国跟晋国作战,楚王登车窥探敌情,对侍臣说:“甚嚣,且尘上矣 。”意思是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见于《左传·成公十六年》) 。后来用“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
27.始作俑者:〈贬〉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
28.首屈一指:〈褒〉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 。
29.死得其所:〈褒〉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
30.弹冠相庆:〈贬〉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
31.叹为观止:〈褒〉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
32.特立独行:〈褒〉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
33.偷工减料:〈贬〉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 。
34.推波助澜:〈贬〉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