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文初祖是谁?人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初祖?

在史前那个遥远的时代
部落与部落之间战争纷争不断
一个部落首领的出现不仅帮人们打赢了战争
还将其他部落融合在一起
凝聚成了我们华夏民族最早的雏形
他带领人们安稳生活、从事生产、发明创造
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发端
他是历史,是传奇,是文明的创始人
他就是——黄帝
黄帝,出生于一个叫有熊氏的部落 。父亲是少典,母亲是附宝 。姓公孙,长于姬水,后改姓为姬 。因为居住在轩辕之丘,所以又叫轩辕 。
司马迁《史记·黄帝本纪》记载了关于黄帝的概况:黄帝一出生就很灵敏,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期聪明机敏,长大后踏实聪慧,成年后明察事理 。当上部落首领后开始建筑房屋,喂养牲畜,种五谷,还发明了车、船和乐器 。
这样一位聪慧能干的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带领各部落汇聚成民族,建立国家,带领人民迈向文明曙光的呢?
【华夏人文初祖是谁?人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初祖?】在遥远的11000多年前,那时候的华北大地还处于气候宜人的亚热带气候,气候湿润,水草丰美,充足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为远古人们提供了最适宜的生存条件 。公元5000年左右,全球气候进入冷热周期,气温每下降1度,亚热带植物就向赤道退缩300公里 。3000多年前,植物退缩了600公里,黄河流域地区变得寒冷干旱,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气候的变化带来的就是粮食减产,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冲突不断,人们开始处于生存危机中 。当时的神农氏炎帝胁迫其它部落为其纳贡,引起了其它部落的不满 。而这个时候的黄帝带领部落人民种植五谷,安抚民众,齐心协力共度灾年,其它部落走投无路开始投奔黄帝 。
为了帮助这些部落过上安稳日子,黄帝决定以战争的形式结束这种不安 。黄帝炎帝的这场战争发生在阪泉,战争场面十分激烈 。三场战役过后,黄帝胜利,但故事才刚刚开始 。黄帝俘获炎帝后,炎帝开始率领部落加入黄帝部落 。炎帝部落擅长耕种,黄帝部落擅长制造多幅高轮车 。两个部落的人们在交流、刺激、融合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民族格局,各自掌握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充分的交换和改进,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文明的进程 。
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矛盾核心就在于对资源和生存空间的争夺,九黎部落的蚩尤和黄帝部落发生了冲突,双方在涿鹿展开了争斗,最终黄帝胜利并擒杀了蚩尤 。这是远古时期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同时也是部落从野蛮迈向文明的一大步 。黄帝在这场战争中明白了武力可以平定战乱,但是如果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具备治理天下的智慧 。
气候的干旱,最明显的就是水资源开始匮乏 。黄帝为帮助百姓抗旱,开始带领人们挖井灌溉 。井的出现不仅是农业灌溉上的一大步,更是社会管理制度的飞跃 。黄帝将围绕井周边的田地分给8家耕种,大家共用一口井,形成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淳朴之风,这就是后来商朝所沿用的井田制 。
为确保更为安全的生活环境,黄帝率领百姓开始建造具有防御功能的城池 。黄河携带的泥沙肥沃有黏性,人们把泥沙夯实后建成了城墙,而城墙的建立也标志着国家的文明正式确立 。
为方便传递政令和交流,黄帝命仓颉发明文字(最早的象形文字),还命人制定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制作盖天(类似于浑天仪)观天象,制定度量衡,发明釜、甑等蒸煮器物和饮食器物,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等涵盖人们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 。
在部落之间的矛盾战争中,黄帝始终以包容仁爱的精神对待各个部落的百姓 。这种兼容并蓄的精神成为了延续至今中华民族的内核,为中华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输送了血液 。黄帝,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第一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