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什么节气,有什么含义?

雨水 , 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 。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 , 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 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 , 但降雨量级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时至雨水节气 , 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 , 这时的北半球 , 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 , 气温回升较快 , 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 , 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 , 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 , 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 , 形成降雨 。因为我国区域不同 , 有的地区春来的早 , 有的地区春来的晚 。雪本是冬季的重要标志 , 进入雨水节气 , 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仍下雪 , 尚未走出冬天的范畴 , 仍是很冷 。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大雪最多的节气 , 既不是”小雪大雪” , 更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 , 而是在2月下旬的春季”雨水”节气 。南方的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都是一副早春的景象 , 日光温暖 , 田野青青 。华南地区则是春意盎然 , 百花盛开 。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 。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日 , 在这一天 , 不管下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 , 人们也都在着一天以不同的形式祈求着顺利安康 。雨水后 , 春风送暖 , 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 , 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 。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 , 注意锻炼身体 , 增强抵抗力 , 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 , 北方阴寒未尽 , 气温变化大 , 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 , 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经变得相对疏松 , 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 , 所以此时还应该注意“春捂” 。雨水节气中 , 地湿之气渐升 , 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 。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 , 饮食调养应侧重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 。脾胃能消化五谷 , 是气血生养之源 。五行中肝属木 , 在味为酸;脾属土 , 在味为甘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 , 故春季肝气旺盛 , 肝木易克脾土 , 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 , 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 。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 , 保存肝气调和顺畅 , 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 ,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保持相应的比例 。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 , 尽量少吃辛辣食品 , 多吃新鲜蔬菜等 。其次 , 要注意健脾利湿 。内以养护脾气 , 外以清利湿邪 , 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 。春寒料峭 , 湿气一般夹“寒”而来 , 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 , 切勿受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