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op效应的实际意义 什么是stroop效应

Stroop 效应(斯特鲁普效应)源于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利用的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要求被试说出字的颜色,而不是念字的读音,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 。
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下列字的颜色 。
stroop效应 。一般认为,念字和说出字体颜色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 。
简单点说,就是你的右脑尝试说出颜色,但是你的左脑坚持要阅读单词 。
这个很有趣的认知实验被应用到了抓间谍上 。How To Catch A Russian Spy 。(如何抓住一个俄罗斯间谍) 。
下图第三行第三列的时候的красный一词,在俄语里的意思是”红色” 。
对不懂俄语的美国人(以及各位中文看官)来说,这个词不管是以什么颜色出镜,我们对其的颜色命名(蓝色)都没什么影响 。
然而如果你是假装不懂俄语的话那就惨啦 。
话说冷战时期的美国情报局曾为如何证明某位操着一口极地道美国英文的(疑似)苏联间谍真的是间谍伤透了脑筋 。
最后,简单易行的stroop效应解决了这个问题,CIA让其读出一堆字的颜色有英文,有俄语,而且词义和颜色一致、不一致的都有) 。
聪明如你,应该知道苏联间谍对俄语词义和颜色不一致的时候认知速度会降低吧,那么这样就证明他懂得俄语,哎呀中计了!我让你装,装不懂俄语,这下...露馅了吧 。
我之前说到过,stroop效应是因为你的右脑尝试说出颜色,但是你的左脑坚持要阅读单词 。
所以,stroop效应可以用来锻炼左右脑 。
Stroop效应的相关理论[2]
麦克劳德(Mecleod)在1991年总结Stroop效应(斯特鲁普效应)发生机制的5种理论或模型 。像早期的相对加工速度理论(赛马理论)、自动化理论、知觉编码理论、Logan 的平行加工模型、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 。相对加工速度理论出现时间的最早,它认为人们对刺激的两个维度(字词和颜色)加工是平行的,而加工速度不同 。读词总快于颜色命名,所以字词首先得到加工 。当字词的颜色和颜色信息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反之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则产生干扰 。自动化理论受到高度认同的原因,在于它强调区分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个概念,自动加工不需要注意的参与,控制加工则需要有意的控制 。在Stroop任务中读词是自动加工,颜色命名是控制加工,所以读词能对颜色命名产生促进或干扰,反之则不会 。
【stroop效应的实际意义 什么是stroop效应】知觉编码理论强调Stroop的干扰仅发生在知觉编码阶段,加工阶段则不发生 。有证据说明Stroop的干扰不仅发生在知觉编码阶段,还发生在加工阶段 。Logan 的平行加工模型改变过去那种强调加工的系列性,而把Stroop效应看作是收证据进行决策的过程 。刺激的每个维度的加工速度是由其权重决定的,权重影响每一维度对决策的贡献大小 。如果来自某一维度的证据和要求的维度一致,就会降低阈限,从而加快要求维度的加工时间,反之则减慢要求维度的加工速度 。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PDP)又称为联结主义和神经网络模型,是对以上几种理论的升华,能解释Stroop效应中的许多结果 。它认为PDP 系统包含很多相互联结的模块,每个模块由许多简单的相互联结的加工单元,每个加工单元负责接收来自其他单元的输入并提供输出 。几组模块可以组成通路,每条通路包括一组相互联结的模块 。当PDP 系统进行任务操作的时候,就会选择一条通路,通路中的联结组确定了这条通路的强度,从而通路的选择也确定了信息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