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清单bom表 bom表是什么

导读:在制造行业中,不论中小型企业亦或大型企业,产品构成无疑是最基础的数据 。在实际企业运用这个基础数据开展工作实践工作中,产品构成(BOM)数据从产品生命周期起始到生命周期结束给带来的工作便捷性不言而喻 。
作者:韩欠 | 来源:《建筑设计及理论》36期
1、概述
在制造企业中BOM(BillOfMaterial),即物料清单,表示物料(包括成品、半成品)的组成情况,即该物料是由哪些原材料、半成品组成的,每一组成成分的用量、属性及成分之间的层次关系 。
在不同的模块中BOM的作用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作为描述这个产品的一个技术数据,详细描述构成产品的零件信息;
②与零件的价格结合,从而为我们财务成本核算、销售的报价提供依据;
③与零件的装配、运输周期等结合,为采购配送提供依据百思特网;
④如果产品发生了质量问题,需要追溯发生质量问题的零件,那我们的BOM表是不可缺少的依据;
⑤对于我们的产品设计来说,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一个零部件,可能不会仅仅满足一种产品的应用,而是可以在多种产品上应用,通过BOM表可以很清楚地表示这种借用关系,提高了设计人员的模块化设计水平 。

制造企业中BOM按照用途划分为配置BOM、EBOM(研发BOM)、PBOM(工艺BOM)、MBOM(制造BOM)百思特网、SBOM(售后BOM)、KD-BOM(散件出口BOM)
2、数据基础
万事开头难,BOM数据的开头工作在于编码的体系化管理工作,主数据顾名思义为主要数据,主要数据属于静态数据,即在长时间内为固定不变的 。编码数据即承担着“简洁、高效、直观”【1】使命要求,又要保证“一物一码”的基本原则,最主要在生产实践中要从设计开始到生产到销售到售后维修服务各环节并结合信息化工具中要一直做老大哥这种稳重扎实的形象 。
2.1 层和类的区别
首先阐述两个概念,层的组成和种类构成是两个概念,在编码规则制定的时候维度不同,规则也不同 。首先图1所示为产品的层次结构,即制造的成品是由原材料加过加工转化成零部件,零部件加过分装制造转化成半成品,半成品经过组装构成成品;图2所示为产品的构成,即制造产品时所构成的零件或者原材料的种类有外购、外协、自制、通用件/标准件等类型 。
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为了编码分类的区分,在一些企业编码是按照层次进行编码规则分类,在编码规则中首先是按照层次进行规则定义,类似图1所示这种,把构成产品的层次分为成品、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类型;有些企业编码是按照另一种维度即种类进行分类,即区分种类进行编号规则定义,类似前面所示图2这种把构成产品的区分为外购、外协、自制、通用件/标准件等类型 。
在汽车行业实践中编码规则一般是嵌套关系,层区分编码规则的大类,再以种类进行二级规则分类 。
2.2 属性的代入
由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般一个词的意义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在信息化应用中一般会使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来表示产品编码 。数字和字母均有顺序性,其中字母和汉字的拼音也有语义的概念 。编码中即可赋予意义,也可进行流水 。但受限制于字节长度影响,编码中我们即想赋予更多产品属性,又想不要过长 。一般看到一个物体,我们会从形状、材质、气味、功能、用途等属性来描述这个东西 。编码规则的分类归根结底是规则中对物体属性的描述 。
属性的分类是基于使用环境不一样属性细化程度不一样,例如只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形物体物体,对长方体我们一般会描述它的长宽高形状进行描述;如果这个材质不一样,我们进而会长宽高 材质进行描述;如果内部填充密度不一样,我们还会长宽高 材质 填充密度进行描述;如果外表涂层不一样我们还会继续扩充他的属性,甚至会采用图示、图纸、数模等方式 。但是在编码中只能回到原点,数字和字母组合来定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