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用来比喻什么 大腹便便的意思

大腹便便的意思(大腹便便用来比喻什么)
是个使用率极高的形容词 , 意思是“在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 与“小”相对 。如:大腹便便 。它也可以作名词 , 表示“大小的程度” 。如:这小孩长得真漂亮 , 多大了?作副词时 , 它又表示“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或严重” 。如:大红大紫、不大愿意 。事实上 , 这些意思都是“大”的引申义 , “大”字的本义是“人”(图1) 。
(图1)
“大”是个象形字 。甲骨文中的“大”(图2) , 就百思特网是一个人的样子 , 极为形象:上身挺直 , 双臂展开 , 双膝微弯 , 双脚张开 , 正面而立 。由于我们的祖先认为 , 人是顶天立地的万物之灵 , 创造了整个世界 , 是最了不起、最伟大的 , 所以 , 他们就将这个意为“人”的字借用为“大小”的“大” 。《说文》:“大 , 天大地大人亦大 , 故大象人形 。”意思是说:人是与天和地一样伟大的 , 所以 , 古人就用人的象形来表示“大”了 。
(图2)
【大腹便便用来比喻什么 大腹便便的意思】从古至今 , “大”字在各个历史阶段、各种字体中的写法都是比较一致的 , 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
金文中的“大”字(图3) , “身体”部分变粗了一些 , 使得整个字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人 。
(图3)
小篆阶段 , 人的两条“腿”直接长到了“胳膊”上 , 但由于字形简单 , 还是很容易读懂的(图4) 。
(图4)
至隶书阶段 , “大”字完全笔画化(图5、6) 。
(图5)隶书
(图6)楷书
由“大小”的“大”之义 , “大”又可引申为许多其他的意思 。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年辈较长的或排行第一的 。如:老大 。
2、学识渊博的或德高望重的 。如《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意思是:我百思特网常常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 。
3、用作敬词 , 尊称对方的事物 。如:拜读大作 , 久闻大名 。
4、时间更远 。如:大前年 。
5、用在时间、节日或时令前 , 以示强调 。如:大晚上的 , 大过年等 。
6、约数 , 超过事物的一半 。如:大概 , 大致上 。
大”还可以读“da”(代)音 , 用于一些特有名词 。如:“山大王”是中国戏曲、旧小说中对草寇、强盗等的首领的称呼;宋代以后称医生为“大夫” , 至今仍然沿用 。而奴隶制时代的诸侯国中 , 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 , 秦汉以后有御史大夫、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 , 以上的“大”字都与“官职”有关 , 所以只能读d(大) , 而不能读da(代) 。
另:“大”字还可以读ta(太) 。上古没有“太” , 只有“大”字 。比如《易经》中的“大极”、《春秋》中的“大子”、《尚书》百思特网中的“大誓”、《史记》《汉书》中的“大上皇”、“大后”等 , 其中的“大”字都应读为“ta”(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