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和华佗哪个厉害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李时珍和华佗哪个厉害)
李时珍(1518—1593)明代人,字东璧,号濒湖,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出身在世医之家 。父亲李言闻,为当时名医,著作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最著名的就是《本草纲目》等书,曾做过“太医吏目” 。
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识了好多字 。他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 。”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 。”先生大为吃惊,决心加倍关照他 。
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玉叶金花一条根 。”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 。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 。李时珍少年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 。”铺主见马公子比较英俊,又交给他上联,限一天对上 。这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 。”马公子只得二请李时珍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铺主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 。马公子无奈三求李时珍,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下联 。铺主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
当地郝知府对医药略知一二 。一次中秋赏月时百思特网,风吹灯笼熄,原来是灯笼破了三个窟窿,便口占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是防风 。”因一直续不出下联,只好找李时珍对出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
有一天,郝知府去拜访李时珍 。走进院后,看到从竹不禁赞叹:“烦暑最宜淡竹叶 。”李时珍随口对道:“伤寒尤妙下柴胡 。”郝知府看到几株玫瑰,不胜感叹:“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 。”李时珍笑着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郝知府是外地人,见李时珍如此投机,又吟出一联:“做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 。”李时珍笑道:“行医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 。”郝知府拿起李时珍为他开的处方,自言自语:“纸白字黑,酸甜苦辣五味皆有 。”李时珍手中毛笔尚未放下便说:“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炙百合俱全 。”就这样,宾主唱和属对,沉浸在妙思雅兴之中,不觉天色已晚,郝知府起身告辞出门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李时珍笑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
传说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5个月 。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 。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奈何!奈何!”在这封情书中,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寄生草、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都是中药 。李时珍的夫人采用了连缀写法,把百思特网中药的名字串联起来,表达了自己对夫君李时珍的思念之情 。李时珍看了夫人的情书,感慨万千,心中也油然生起对夫人的思念之情 。他立刻回信写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菀 。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 。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有金相赠也 。”李时珍的情书中写的红娘子、桂枝、菊花、紫菀、常山、滑石、从容、急性子、苍耳子、红花、马勃、杜仲也是中药 。李时珍的回信写得文辞纤巧,语意缠绵,倾吐百思特网了夫妻间纯真深切的相思之情 。有趣的是,李时珍在信中写的“红娘子”这种中药与“妻子”双关,非常别致 。李时珍和夫人的两封情书巧用了24味中药名串联成篇,毫不牵强,妙趣天成,读来情趣无限 。李时珍与妻子“中药传情”的佳话也留了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