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习俗风俗有哪些 小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养生

2019年1月6日是小寒节气 ,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 , 更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 , 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
小寒 , 冬至后十五日 , 斗柄指癸为小寒 , 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二百八十五度 , 此时天气渐寒 , 却尚未大冷 , 因此叫作小寒 。
小寒时节天气酷寒 , 我国南北地域跨度大 , 因而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活习俗 。那么 , 小寒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 , 红梅含苞待放 , 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 , 细细赏玩 , 鼻中有孤雅幽香 , 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
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 , 人冬之后天寒地诉 , 冰期十分长久 , 动辄从十一月起 , 直到次年四月 。春冬之间 , 河面结冰厚实 , 冰上行走皆用爬犁 。爬犁或由马拉 , 或由狗牵 , 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 , 推动前行 。冰面特厚的地区 , 大多设有冰床 , 供行人玩耍 , 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 , 古代称为冰戏 。《宋史》有:“故事斋宿 , 幸后苑 , 作冰戏 。”《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 , 榜曰西苑门 , 入门为太液池 , 冬月则陈冰嬉 , 习劳行赏 。”《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 , 写有:“明时 , 积水潭尝有好事者 , 联十余床 , 携都篮酒具 , 铺截锐其上 , 轰饮冰凌中 , 亦足乐也 。”
腊祭
【小寒习俗风俗有哪些 小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养生】“小寒”是腊月的节气 , 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 , 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 。腊的木义是“接” , 取新旧交接之意 。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 , 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汉应劫《风俗通 。义》云:
“腊者 , 猎也 , 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 。或曰腊者 , 接也 , 新故交接 , 故大祭以报功也 。”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 , 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 , 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 。二是祭百神 , 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 。三是人们终岁劳苦 , 此时农事己息 , 借此游乐一番 。自周代以后 , “腊祭”之俗历代沿习 , 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 , 人人都不例外 。
在腊月临近春节时 , 学馆私塾等放假过年 , 是民间传统年节习俗放年学 。在《燕京岁时记》有说:“儿童之读书者 , 于封印之后塾师解馆 , 谓之放年学 。”不但民间有此习俗 , 皇室也是一样 。清时有记载:“每至十二月 , 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 , 由钦天监选择吉期 , 照例封印 , 颁示天下 , 一体遵行 。”此时朝廷放假 , 萃萃学子也借此有玩闹的时间 。皇家开学的时间是正月初六 , 民间是过了正月十五 。大约皇家放年假两周 , 民间放年假四周 。
小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养生
天津小寒习俗: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 , 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 。黄芽菜是天津特产 , 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 。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 , 只留菜心 , 离地6厘米左右 , 以粪肥覆盖 , 勿透气 , 半月后取食 , 脆嫩无比 。那时候条件有限 , 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弥补冬日蔬菜的K乏 。如今 ,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 各种蔬菜肉食 , 四季都有 , 不再像过去那样要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