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面由来,滑板运动的专业术语

板面由来
板面起源1736年,距今已有270年历史,由徽州一位著名郎中李泽广配制而成 。另《四库全书》记载,号称“天下第一面” 。徽州李氏板面,使用传承已久的二十八味中草药配比 。巧妙地牵引出食材本身精华,浓郁出独特香味 。
太和板面:太和板面也称为安徽板面、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一种特色小吃;该菜品因在案板上摔打而得名 。
该菜品通常用面粉加食盐、水搅拌,和成面团并揉搓,制成小面棒,涂上香油码好 。制作时,边摔边拉,板面由此而得名;煮好的板面,清白润滑,晶莹透亮;放上青菜,浇上汤料;白的面条,绿的菜叶,红的汤料,使人食欲大增 。

板面由来,滑板运动的专业术语

文章插图
滑板运动的专业术语一、Skate Action滑板姿势:在滑行过程中人与滑板的相对姿态
1、Normal/正常姿势:即左脚在前的Regular姿势与右脚在前Goofy的姿势 。
2、Fakie/倒滑姿势:即以Regular姿势向板尾方向滑行 。
3、Switchstance(Switch)/反脚:即以与正常姿势相反的姿势(如你本来是Regular则换为Goofy)做各种动作 。
4、Mongo:姿势-这是一种很别扭的姿势,即以前脚滑行而将后脚置于板上的一种滑行方式 。
二、Ollie跳跃系列:在滑行过程中带跳跃的动作,有时与翻(倒)板动作同时作出
1、Ollie/豚跳:即用双脚带板起跳 。这个动作是进入滑板自由世界的门槛,或许是令许多人踏上滑板之路的原因 。(Ollie的来历:Ollie这一动作由美国滑手Allan Gelfand首创,而他的小名就叫“Ollie” 。1979年,15岁的Allan在福罗理达州的好利坞市的一个滑板公园中练习,在一个碗形游泳池中,他发现自己居然可以不用手抓板而带板腾空 。他的同伴就将这个动作称为“Ollie” 。各位滑友大概想不到在79年的美国才出现这个动作吧?Allan后来成为当时最劲的白骨队成员,但他只作了两年“pro”就转行搞赛车了,但这个创造的意义是不言自明了 。)
2、Nollie:姿势-将反脚姿势与倒滑姿势结合就是Nollie姿势 。这个动作是基于Ollie的基础上,前脚置于板头,后脚置于板中部,前脚用力下压板头,同时后脚向上提拉,感觉板已到最高点后,将板拉平,屈膝以缓冲 。3、Frontside 180 Ollie/外跳转:即做Ollie后,在人与板上升过程中,带板向身体背侧转体180 度后再落地 。
4、Backside 180 Ollie/内跳转:与上一个动作类似,是转向身体的内侧 。
5、外跳转360:这个动作有点象做外跳转,但前脚要稍向后点,作Ollie前将肩向外侧转过一点角度,以舒服为宜,做跳转,尽力转过360度 。
6、Frontside Ollie/180跳跃: 在你已很熟跳跃后,滑慢慢的,身体稍微向后倾,后脚稍微压下翘起处让板子刷出去,前脚顺势拉回来,一开始练板子一定会常常飞出去,记住脚在跳之前要比一般跳站的分开一点,最好是后脚站在翘起处 。而前脚站在四个螺丝上(前脚脚尖要超出板子边缘一点) 。熟练后,可以试试将前脚站的跟“跳跃”一样的位子,那样会跳很高的转180喔!!
7、倒板360:以脚蹬板以产生速度,前脚置于前桥后(熟练后可朝后放),后脚置于板尾,此动作主要以后脚完成,如同Ollie,后脚压板尾,随之以后脚向身后踢出拨板,但力度要比一般倒板大些,使板多转180度,以前脚带板,使之保持转动 。待板转动时,离开跃起,待板转动360度后,以后脚接板,屈膝以平衡 。
8、Cabalero:这一动作由Steve Cabalaro 首创而得名 。具体做法:以倒滑姿势滑行,后脚猛踏板尾后,前脚如同Ollie向上带板,使人与板同时向内转动360 度 。这个动作有一定难度,关键是要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