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中的“待考”古代怎么写,家谱中的武官名词( 二 )


举人,汉代取士无考试方法,皆令各郡国守相荐举,故谓举人 。唐、宋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举人 。至明、清始专称乡试登第者为举人,经会试、殿试登第者为进士 。
武举,科举时代选士分文武两科 。唐武后长安二年置武举,为武科之始,宋有武举、武选 。先阅骑射,而以策为去留,弓为高下 。明成化十四年始设武科乡、会试 。清制,武会试以兵部主之,乡试以督抚主之,武科试以学政主之,均分内外场 。外场试马、步及弓、刀、石,内场试《武经》,须外场中试始得入内场 。
进士,隋大业中乃以进士为取士科目,唐宋因之,应举者谓之举进士 。试毕合格放榜者曰成进士 。明清时,举人会试中式,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通称进士 。
训导,?学官名,明、清於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掌教育所属生员 。其副职皆称训导 。
文林郎,文散官名,隋置,取北齐征文学之士,以充文林馆之义 。唐制从九品以上曰文林郎 。宋因之 。金改为正八品以上 。元改为正七品以上 。明清则改为正七品之文散官阶 。
锦衣卫官带舍人,明官署名 。洪武十五年罢亲军都卫府及仪司,置锦衣亲军指挥使司,所属有将军、力士、校卫、舍人等,为皇宫禁卫军 。
通议大夫,隋置文散官 。取秦朝大夫掌议论之义 。唐正四品以下为通议大夫 。宋制四品阶有通议大夫 。元、明、清正三品为通议大夫 。
【家谱中的“待考”古代怎么写,家谱中的武官名词】通判,官名 。明朝设於府,分掌粮运、督捕、水利等事务,权力较宋为小 。清於府设称通判,州为明判 。皆为辅佐之官 。
礼科给事中、刑科给事中、工科给事中、户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明、清六部之属官,洪武六年设,秩正七品,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 。六科各设给事中一员 。清顺治沿设,汉二人 。康熙改为满汉各一人,雍正七年升为正五品 。
布政使,官名 。明洪武九年分全国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至清代仅为督抚的僚属,专管一省财赋和民政 。康熙六年后,每省仅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为从二品,俗称藩司、藩台 。
按察使,官名 。唐景龙二年置十道按察使,分察各地 。开元二十二年改称探访处置使 。后又改为观察处置使 。宋以诸路转运使兼按察,专主巡察 。元置提刑按察使、后改为肃政廉访使 。明仍建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一省司法长官 。清因之、又名臬司 。俗名臬台、廉访 。
布政使司、左参政,官名 。明朝布政使司设左、右参政,左、右参议 。而以右参政、右参议分守各道,督察州、县 。清承明制设布政司,称左、右参政 。参议为守道,管辖一省、或分辖三、四府、州
淑人,宋徽宗时定制:执政以上封夫人,文官正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淑人 。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
安人,宋制,正从六品朝奉郎以上,母妻并封安人 。明、清制;六品官之妻封安人 。
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宋致和二年,以命妇封县郡、郡君 。名称不宣,乃改为通直郎以上封孺人,朝奉郎以上封安人,朝奉大夫以上封宜人等 。并随其父之官职 。
宜人,封建时代妇人因丈夫或子孙而得的一种封号 。始于宋代致和年间,有国夫人、郡夫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等名目 。随其夫或子孙的官品而别 。明、清以五品官妻、母封宜人 。

推荐阅读